在利川教育的沃土上
利川市第五中学物理老师荣万军
深耕16载
始终以“教育是点燃生命的火炬
而非灌输知识的容器”为信念
他深刻认识到
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
更是对学生个性潜能的唤醒与培养
这一核心理念贯穿于
他教育实践的每一个环节
也成为师生与同事眼中
最鲜明的教育印记
破解教育困境
“荣老师的教育从不止于成绩,更在于三观的塑造。”利川五中2019届毕业生、如今已是同事的肖双贤感慨,“我身边不少高中同学高考成绩不算拔尖,但品行端正,很多人如今奋战在基层一线。正是这份‘先成人后成才’的理念,让我大学选择物理师范专业,追随他成为一名教师。”近三年,他指导学生斩获省级物理竞赛与水科技创新奖项10项,而更珍贵的是,如肖双贤所说,“他带过的学生,无论走哪条路,都带着正直与担当”。
以模式创新
重塑课堂生态
荣万军主导的“212”课堂改革,将“课内外双循环育人体系”转化为生动实践。他带领团队构建 “校级—市级—州级—省级” 四级课题培养机制,2022年推动学校实现1项省级重点课题、4项州级课题立项突破,成为同事眼中 “教研创新的领航者”。
“荣老师常说‘教研要贴着教学痛点走’。”利川五中副校长顾正林评价,“他不仅自己深耕课题,更组织青年教师读书会、示范课,带动全校学术氛围提升。近些年他推动的科技节、3D打印教学,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爱上科学,这正是‘以研促教’的最好体现。”更令人动容的是,这位有着16年教龄的 “老教师”,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学习欲——肖双贤回忆:“他甚至找我交流编程和3D打印的知识,这种‘终身学习’的态度,是我们年轻教师的标杆。”
以言传身教
践行教育初心
“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是最好的教科书。”荣万军以“终身学习”和“热爱生命”为信条,用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重量。2022级学生唐瑞繁说:“荣老师带我们参加比赛时,总会耐心解答每一个疑问;三年来,他从没落下一次早读和晚自习,这份责任心让我们打心底敬佩。”
他坚持与学生一同晨跑、打扫卫生,用年均阅读50余本书的习惯带动班级书香氛围;班会课上,他结合钱学森等科学家的故事,将家国情怀融入物理教学。“要求学生做到的,他自己必先做到。”同事说,“他是学校在校时间最长的老师,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,这份坚守,比任何说教都有力量。”
十六年风雨兼程,荣万军以深邃的教育理念、扎实的实践探索,诠释了新时代“四有”好教师的深刻内涵。正如肖双贤在毕业论文中所写:“是他用独特的教育方式,把迷茫的我拽回正道,让我读懂了‘教师’二字的分量。”在他身上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优秀教师的奋斗历程,更是一位教育探索者对“立德树人”初心的一生践行——用热爱点燃热爱,用成长陪伴成长。
声明:本篇文章转载自网络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我们只做分享使用,不用于商业,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原作者及时联系我们。
编辑:爱同城运营中心
来源:指尖利川
扫一扫查看更多留言
扫一扫发布评论留言